(首页)990am金沙登录(中国)VIP官方认证·百度百科

(首页)990am金沙登录(中国)VIP官方认证·百度百科

冬季猪群健康管理提要

2024-01-31       

冬季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对猪群的健康管理是个挑战。要了解冬季的气候特点,要有冬季猪群健康管理的系统思维。

一、冬季气候特点导致猪病易发多发

1.冬季气温低,需要关闭猪舍门窗、减少通风量、增加饲养密度以达到保暖目的,从而导致舍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气态和气载有害物质浓度高,微生物气溶胶浓度超标,损伤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导致猪群处于缺氧状态。

2.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早晚和中午温差、空气和地表温差均较大,气温变化无规律,易使猪产生冷应激;冷的饮水和饲料对胃肠道刺激大,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易发生消化道疾病。

3.环境温度较低时,猪对营养的需求会相应提高,如果不调整饲料配方,不仅影响猪的生长与繁殖性能,严重的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容易发生;由于冬季猪只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猪只的养殖时间延长,大猪体内免疫抗体下降,从而导致免疫机能下降。

4.病毒不怕冻,气温低使得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延长,容易导致疫病传播。

5.低温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加大疫苗的注射应激;低温会严重影响常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因天冷,员工进场不愿意洗澡或做不到有效洗澡,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6.冬季风大,尤其是北方,风沙大易发生空气传播性疫病,猪场间、地域间疫病容易传播。

7.冬季人员交流、物资贸易、车辆运输相对频繁,特别是春节前后更加频繁,从而导致疫病传播。

二、冬季猪群健康管理思路与要点

冬季猪群健康管理要有系统思维,要有群防群控的观念,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适合冬季的免疫保健程序和管理方案,要加强猪群巡查,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置。

1.控制舍内环境质量是猪群健康管理第一要素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度、光照度,科学猪舍通风换气和冲洗方式,降低氨气、二氧化碳、粉尘、气溶胶的含量,减少生产应激和环境应激,保护好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

2.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使用生物发酵饲料,以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减少营养应激,提高饲料营养消化吸收率,减少粪便和有害气体产生。

3.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合理配制饲料、饲喂生物发酵饲料、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时清理粪尿、垃圾,合理通风换气,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腐败物的产生和排出,确保NH3浓度在0.003%以下,H2S浓度在0.001%以下,CO2浓度在0.15%以下,CO浓度在0.0025%以下。

4.控制粉尘的产生

高湿度是养猪大敌,但湿度太低易产生粉尘、易损伤鼻腔黏膜屏障。平衡的相对湿度是50%~65%。湿度过低时,使用有益菌制剂或复合有机酸喷雾;湿度过高时,适当增加通风量、地面铺撒生石灰、栏内使用干粉消毒剂等。适度降低猪群密度,保持猪舍安静,避免各种应激,减少猪只躁动;饲喂颗粒饲料或使用湿拌料、液态发酵料,在饲料中添加脂类物质,都能减少粉尘的产生,生产管理中应该将粉尘控制在2mg/m3以下。

5.合理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调节猪舍有效温度、降低舍内粉尘、抑制有害气体浓度升高、除去多余热量和湿度、增加新鲜空气含量、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古时之所以要“午时三刻问斩”,就是因为下午1-3点是一天中温度最高时候,也是阳气最盛之时,所以问斩便不怕鬼。故冬季通风时间应选在“午时”为佳。一定要在保好温的前提下做好通风,俗话说“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严防贼风与狂风;应安排专门时间,检查猪舍墙壁房顶有无裂缝或孔隙,门帘和窗帘是否挂好,建议猪门增加门帘、进出口使用档风板、关注风机和与湿帘口。要科学确定通风量与通风方式,平衡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通风对温度的影响不能超过2 ℃;在保温与通风不能兼得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充足的新鲜空气。

6.做好保温工作

2周龄内仔猪圈内适宜温度是34~36℃,之后逐步降至26~28℃;保育舍内的环境温度是影响仔猪生长和饲料消耗的重要因素,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28~30℃3天后26℃,以后22~25℃左右,每天上下不超过2℃,昼夜温差不超过2℃。分娩舍和保育舍做好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的操作流程。保温工作主要是看有效温度,仔猪特别要注意腹部温度和有无冷风从漏缝板底下吹到腹部。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饮用温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温方式。特别要重视保温、适当通风和降低湿度的关系。保育舍内特别要保持干燥,在保证保育舍温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加强通风换气,尽量保持舍内干燥(湿度应在50%~65%)。通风是降低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仔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升高。在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据调查发现,因保育舍温度不合格、空气质量差等环境问题导致保育猪发病死亡的比率占发病猪总数的40%以上,也是诱导其他疾病的第一原因。

7.科学消毒

绝大部分消毒剂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要使用对温度影响较小的消毒剂,或使用热水配制消毒剂;适当提高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提高猪场外围、走道、猪舍周围的消毒频次,多用烘干消毒方法、适当延长烘干时间,猪舍内多使用干粉消毒剂、氯制剂、酸制剂;尽量减少带猪消毒频次,如有必要,建议使用复合有机酸和复合益生菌带猪消毒。不能过度消毒,以免破坏生态平衡和机体屏障。

8.预防重要疫病

恶劣天气尽可能不引种、不转猪、不售猪、不采购物品,引种前1周、引种后1周、入群前1周一定要检测重要疫病的抗原与抗体,人员进入不同区域要勤更衣、换鞋、换帽、洗手,要重视小件物品的消毒和中转区的交叉污染问题,对病弱残僵次猪和胎衣、垃圾等坚决“断舍离”。冬季要特别防控非洲猪瘟(ASF)、流行性感冒(SI)、口蹄疫(FMD)、流行性腹泻(PED)、蓝耳病(PRR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和支原体肺炎(MPS)等。采用播恩双酸清洁养殖模式(酸的饲料和酸的环境)能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能,保障机体健康与养猪生产安全。

XML 地图